一般情況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兒多會伴有外耳道閉鎖,以至于許多父母經常以為孩子患側耳朵是全聾的,或者盲目認為只要在皮膚上開一個洞就能完全恢復聽力。對此,醫糾正此類錯誤認識,正確選擇耳部整形手術進行聽力重建則需要從耳部的胚胎發育來解釋這一問題。
先天性小耳畸形對患兒聽力功能的影響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中耳與外耳主要來自第一、二鰓弓組織。5周的胚胎時,耳廓在這兩個鰓弓上以6個小丘的形成出現,而內耳則出現于3周的胚胎,來源于外胚層組織。由于組織來源不同,小耳畸形患兒主要是外耳與中耳的發育畸形,內耳往往并不累及。而聲音傳到人的內耳有兩條途徑,通過外耳道中耳再到內耳的途徑稱為氣傳導,小耳畸形氣傳到障礙。聲音震動顱骨傳到內耳的稱為骨傳道,小耳畸形骨傳道存在,對大的聲音能夠聽到。一般來說,側小耳畸形的患側大約有40%的聽力,再加上健側聽力正常,除在判斷方向上稍差外,對語言發音及平時生活并無多大影響。
先天性小耳畸形聽力重建手術建議:外耳道成形術
對于雙側小耳畸形、外耳道閉鎖的患兒,可以考慮進行外耳道成形術以增進聽力的手術。但對于單側小耳畸形的患兒,則建議進行部分外耳道成形,深度在1cm左右,不進入中耳腔,盡量用局部皮瓣向內翻人覆蓋之。由于手術基本上沒有改變乳突一咽鼓管流向,故術后無感染流液等并發癥,這樣患兒即使未增進聽力,但因耳屏后方有了“耳道”這一結構,心理上也能得到一定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