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葉準詠春拳譜1、葉準詠春拳譜 詠春絕技,源自少林,招無虎鶴,法無五行。 只談線位,力與角度,同門技力,四位三度。 以弱勝強,始是功夫,內外相消,并無絕招。 蓄勁似蛇,發勁似貓,朝形似雞,陰陽發力。 不行心意,只用精神,來留去送,甩手直沖。 梅花五點,手腳互通,門分內外,手有生死。 2、詠春拳是什么 詠春拳,中國拳術中南拳之一。其起源有3 種說法:一說是福建 永春縣嚴三娘 創造,一說是由少林寺和尚至 善從福建帶到廣州光孝寺,另一說是方永春所創造。該拳內容主要包括小稔頭、標指和尋橋 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為基本動作。身型要求護襠,沉肩,落膊,抱拳,護胸。主要手型有鳳眼拳、柳葉掌等。主要手法有挫手、撩手、三搒手、左右破排手、沉橋、黏打。主要步法有三字馬、追馬等。攻防中多采用閃身、貼身、緊 迫和緊打,動作敏捷,快速,剛柔相間。 3、詠春拳的基本功 提起廣州詠春拳,廣大武術愛好者都為它精湛的技藝所折服。但是,人們在練習廣州詠春拳的過程中,往往容易留連于詠春拳的奇妙手法,而忽視對詠春拳基本功法的修煉。而廣州詠春拳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躋身中國武術之林,很大程度取決于廣州詠春拳有一套嚴謹合理的基本功訓練法。武術界有句諺語“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謂吃工夫熬工夫,高層次修煉必須在條件具備、方法正確的前提下,用大量的時間去“堆”,用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光陰去“磨”,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功夫在不長的時間內上一個層次。任何功夫都一樣,離開基本功去尋求所謂捷徑,都僅是“三腳貓”功夫,都是不能成大器的。廣州詠春拳的基本功由佛山張保所創,定型于廣州詠春宗師岑能,這就是習廣州詠春拳者要熟習的廣州詠春入門十二式。只有將詠春拳入門十二式練好,才算打好詠春拳的基礎,為日后的套路練習、獲取勁吸“黏?橋?打”高級手法打下基礎。
詠春拳的歷史發展葉問宗師遺稿清楚寫出:嚴詠春師祖初學藝于五梅,后歸梁氏博儔,并傳以該拳,隨著梁蘭桂而黃華寶、梁二娣、梁贊、陳華順、葉問。就這一系列的歴史來看,我們再可以歸結為:詠春拳始于嚴詠春,蔗饃褌晼A盛于葉問。師祖嚴詠春,原籍廣東,因避戰亂,舉家移居湘西(一說是云貴邊境)。業豆腐,師祖慧且美。有豆腐西施之稱。為該地土霸所涎,時加調侮。時五枚大師因避清人追捕,暫隱居此小鎮,與嚴父結方外交,目睹斯情,遂時少林藏經閣之拳秘,授于師祖。(據說:藏經閣之拳秘,是集少林各式拳法之精秘而成。)師祖技成,力挫強暴,得以自保。五枚大師臨別,囑師祖將技傳于后世,籍以除暴安良,造福社會,師祖恭問該拳名稱,大師笑而答之曰:你既名詠春,就將詠春命名此拳可也。師祖后歸梁氏博儔,并偕夫返粵。
詠春拳的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