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頂級醫院一路狂奔之時,誰來服務更為廣闊的農村?”
此前,發表在本號上《陰道鏡都不會用的產科醫生 服務著我的家鄉》引發了一場關于“基層醫院”的激烈討論。當中有不少人寄希望于分級診療,希望分級診療的推動能為基層患者帶去優質的醫療資源以及醫療服務。
然而在大眾的眼中,頂級醫院好比高標配的“白富美”,社區醫院則如同家徒四壁的“鄉鎮小青年”,要讓他們跨越種種鴻溝,談好分級診療這場“戀愛”,在這個講究權威至上的社會,頗有天方夜譚的意味。
不過,在2016年中國醫院競爭力的分級診療經驗分享會上,浙江省拋出了一疊實際經驗積累的數據告訴人們:“白富美”和“鄉鎮青年”也有美好未來。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月底,浙江省基層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高達15.53818億,占所有醫療機構門急診人次的47.91%,比去年同期增長將近800萬,患者對基層醫療機構認可度明顯上升,分級診療有了明顯的效果。
浙江如何做到這些?構建以省級醫院為中心龍頭醫院,縣第一人民醫院為區域骨干醫院,縣域內醫療機構、社區服務中心為分支網絡醫院的醫聯體,真正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
在這個醫聯體中,除了“白富美”和“鄉鎮青年”,還有一個分量十足的角色,那就是充當紐帶的“月老”——縣級醫院。
那么,在這個醫聯體中,各個層級又是如何定位執行,共同推進分級診療的呢?
省級醫院:解決醫生待遇問題 資源才能向下沉
托管,是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延伸,落實分級診療政策的有效舉措。在醫聯體中處于領頭地位的省級醫院,通過托管這一紐帶,可以有效將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醫務人員下基層下到位。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書記顧國煜指出:“在托管6家醫院的探索過程中,我們主要在技術,管理人才,信息資金鏈能夠形成長效機制,真正形成命運共同體,我們不光要技術輸出,還要文化輸出,管理輸出。我們總醫院跟分醫院也通過不同渠道打造一些信息化的平臺,我們很重要的一點除了派下去,關鍵下面的人員要素質提升,所有的醫務人員都到本部輪訓一次,規范化培訓全部到本部做。”
優質的醫療資源如何下沉到位一直是分級診療推進的難題。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錢申賢認為,醫療人才下沉到位的關鍵,在于解決醫生的待遇以及一套有效的考核體制。
錢申賢談到:“我們的雙下沉有幾個特點,我們不收管理費,我們的合作都是跟政府合作,我們是為政府做事情,主要收取專家的勞務費,解決好醫生的待遇問題最關鍵。至于如何提高專家的效率,我們有相關的考核機制,包括我們的管理人員在內,都是統一接受考核,這樣一來,資源的下沉就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社區醫院:留住患者 只能“三缺一”
社區醫院作為分級診療中最為基礎的一個環節,卻存在藥品少、能力弱的問題?;颊?ldquo;選優不選廉”動力不足,導致醫聯體模式中病人上轉容易下轉難。曾經就有專家直面指出,“基層不強,何談分級診療!”
要實現基層首診,“接得住”患者,基層就必須具備常見病、多發病基本診療能力。通過醫聯體、醫療集團、對口支援、委托經營管理等方式,則是提升基層診療能力的重要途徑。
以淳安縣第一人民醫院為例,其與三家中心衛生院、與五家鄉鎮衛生院、十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成層級就診模式??h醫院和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學互動:與五家衛生院簽訂技術指導協議,實現省級、縣級優質醫療資源逐級輻射到鄉村一級,“6+1”醫學互動模式的深度合作,派出6名不同專業的醫療專家與社區衛生服務站的1名骨干醫師結對形成業務指導。組織專家定期開展下鄉巡回醫療、義診服務,為基層百姓解決實際困難。
排毒養顏的七大“解毒功臣”更多
2016-10-14 15:15:50喝酸奶為何要加芝麻更多
2016-10-14 15:10:53立春吃8種食物營養健康更多
2016-10-14 15:10:53